精神上的折磨有時候比身體上的的痛苦還難熬

身體上的痛苦可以計量
(因為有"自然分娩是人類承受排名第幾痛"之類的數據)
但精神上的痛苦可就因人而異了
到底哪個難熬,我想沒有人在當下還能記得"要去比較它們"這項任務



好像我們都曾經太過放大現下經歷的這個痛苦



不管它是什麼種類、怎麼發生的痛苦
在那個當下,總是好深刻好深刻
還會出現「這麼痛!這輩子我都忘不了這一刻的!」的念頭

而現在坐在電腦螢幕前、清醒到這一分鐘的我
又能回想起哪一次深刻的痛呢





好像…好像都不痛了…


就算是和哥哥一起放火燒了陽台而被掃把柄打到屁股開花那次,現在跟學生提起來還是笑到不行…
或是生日當天車禍,腳板傷到見骨那次,現在講起來好像變成一件很有噱頭的事


好吧,身體上的痛,的確是痛過就忘了

那心裡的痛呢?


還記得哪些痛、記得有多痛呢?




無法放過自己的痛,就像自我安樂死一樣,
偷偷的、一點一點的啃蝕著心
小小口的,卻只有自己知道的椎心刺骨



所以,傷心真的是一種好孤獨的行為

然後,寂寞可以慢慢變成一種病
而且沒有解葯






--

清新可人的寶貝,是我們五人幫心疼的好妹妹
大獅子,是上帝的寶貝


清新可人的寶貝夜深了還在線上
在哭嗎?
想抱抱妳。
會過去的,就像一個往事,別因此孤獨得太久


大獅子夜深了還在線上
但他現在是超級超級開心的人
好久不見了,開心的你
你看,這樣多好!

--

懂得哭、哭得出來,也是好的
就像必要的時候也該下個雨一樣,
雖然有時候我們因為來不及招架而不歡迎它,
下雨還是好的,因為它會停

也許這算是一種"治療"
但不算是"解葯"
因為"解葯"這詞有一吃就好的感覺
少來!這只有在童話或神話裡才辦得到


--






「還在安樂死嗎?」


『我不知道…有打了麻葯了。』

「打了麻葯只是變成"打了麻葯的安樂死",還是安樂死。」

『那我不要!可以不要安樂死嗎?』

「嗯…(歪著頭)這有一本書,"潛水鐘與蝴蝶"」

『又是書!!勸人向善的嗎!?哼!』

「哦不,這方子…應該…不會讓你像上次服了"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"一樣,看完只是來要求我加重麻醉的劑量。」

『是呀,我只是不想再痛下去了,我不是那麼無所謂的。』

「那…書還來!你病好了啦!」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